小雅·谷风之什·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翻译:
夏历四月乃立夏,六月暑热要过去。我的先祖不似人,为何忍心我受苦?秋天之日冷凄凄,百种草卉都枯萎。祸乱令人忧成疾,它会归去向何方?冬季之日寒凛冽,狂风飘旋太迅疾。人们无不享安乐,为何独我受此害?山上长着好草木,有那栗树和梅树。为虐残害已成习,却不知道其罪过。看看那条山泉水,也有清澈也有浊。日日我都遭祸乱,怎么能够享安乐?长江汉水浪滔滔,南方诸水之纲纪。苦心劳力以处事,我却竟然无所有。不是雕也不是鹰,却能高飞到天上。不是鳣鱼非鲔鱼,却可潜逃到深渊。山上长着蕨和薇,湿沼长着杞和桋。君子作出此诗歌,只想倾诉其哀思。
赏析:
《四月》一诗的主旨,诗末“君子作歌,维以告哀”二句已有透露,而综合诗意来看,确是一首在动乱时局下哀悯自身艰危苦难之诗。《毛诗序》认为此诗诗旨为“大夫刺幽王也”,因其“在位贪残,下国构祸,怨乱并兴焉”。
全诗共分八章,每章四句。前三章首句以夏、秋、冬的时序依次推进,从埋怨先祖缺乏庇佑,到盼望祸患早日终结,反映的是主人公对个人凄惨遭际的不解和无奈。四、五、六三章则分别选取“嘉卉”“泉水”“江汉”起兴,谴责了为虐者惯于造恶、不知其尤的卑劣,反衬出自己鞠躬尽瘁却无所得的辛酸。末二章以“鹑鸢”“鳣鲔”四句,暗喻混乱时代中骄暴者与贤良者的易位颠倒,进一步强化了主题,兼以交代了作诗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