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吟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⑾。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拼音:
cháng xiào liáng fǔ yín,hé shí jiàn yáng chūn?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jūn bú jiàn,zhāo gē tú sǒu cí jí jīn,bā shí xī lái diào wèi bīn。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níng xiū bái fà zhào qīng shuǐ,féng shí zhuàng qì sī jīng lún。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guǎng zhāng sān qiān liù bǎi diào,fēng qī àn yǔ wén wáng qīn。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dà xián hǔ biàn yú bù cè,dāng nián pō shì xún cháng rén。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jūn bú jiàn,gāo yáng jiǔ tú qǐ cǎo zhōng,cháng yī shān dōng lóng zhǔn gōng。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rù mén bù bài chěng xióng biàn,liǎng nǚ chuò xǐ lái qū fēng。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dōng xià qí chéng qī shí èr,zhǐ huī chǔ hàn rú xuán péng。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kuáng kè luò tuò shàng rú cǐ,hé kuàng zhuàng shì dāng qún xióng!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wǒ yù pān lóng jiàn míng zhǔ,léi gōng pēng hōng zhèn tiān gǔ。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dì páng tóu hú duō yù nǚ,sān shí dà xiào kāi diàn guāng,shū shuò huì míng qǐ fēng yǔ。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chāng hé jiǔ mén bù kě tōng,yǐ é kòu guān hūn zhě nù。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bái rì bù zhào wǒ jīng chéng,qǐ guó wú shì yōu tiān qīng。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yà yǔ mó yá jìng rén ròu,zōu yú bù zhé shēng cǎo jīng。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shǒu jiē fēi náo bó diāo hǔ,cè zú jiāo yuán wèi yán kǔ。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zhì zhě kě juǎn yú zhě háo,shì rén jiàn wǒ qīng hóng máo。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lì pái nán shān sān zhuàng shì,qí xiāng shā zhī fèi èr táo。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wú chǔ nòng bīng wú jù mèng,yà fū hāi ěr wèi tú láo。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liáng fǔ yín,shēng zhèng bēi。
梁甫吟,声正悲。
zhāng gōng liǎng lóng jiàn,shén wù hé yǒu shí。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fēng yún gǎn huì qǐ tú diào,dà rén niè wù dāng ān zhī。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翻译:
《梁甫吟》啊,长啸一曲,阳春啊,何时才能到来?
你没有听过朝歌屠叟姜子牙的故事吗?他八十岁才辞别棘津的屠夫生涯,来到渭水之滨垂钓。
他不以绿水映白发为羞,为的是能够得遇明主,一吐胸中之壮气,大展治国之宏图。
他在渭水之滨一钓就是十年,为的就是要钓到文王这条大鱼啊。
想不到这位当年其貌不扬的老渔夫,竟摇身一变,一下子成了一位身为帝王之师的大人物。
你没有听说过高阳酒徒郦食其的故事吗?这位起自草莽中的狂客,见了那位龙颜高鼻一脸真龙天子之相的山东刘邦,长揖不拜。
雄辩之才只说得一惯待人傲慢无礼的未来天子赶紧起身,连脚也顾不得洗,一阵风也似地走到他的面前,赔礼道歉,延为上宾。
这位郦先生果然厉害,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就说得齐王献七十二城来降,视楚汉战争如同飞旋的蓬草一般,玩于股掌之上。
像这样落魄的狂客尚能如此,更何况胸有文韬武略能够力当群雄的壮士呢?
我也想能够像他们那样得遇明主,怎奈天帝身旁那些得宠的玉女太多了。
她们以色事主,一天到晚玩那些投壶之类的游戏,迷得天帝高兴得仰天大笑,震得天空狂风四起,骤雨倾盆,引起了一阵阵电闪雷鸣。
天国的大门紧闭不开,我以头扣门,只惹得守门人一肚子怒气。
苍天上的白日啊,你为什么不能照见我胸中的忠诚?难道我这只是杞人忧天,多此一举吗?
我听说有一种叫猰貐的猛兽,它磨牙吮血专食人肉;而还有一种叫驺虞的仁兽,它仁慈得连生草的茎芽也怕绘踩断了。
我也能像古代的勇士一样手接飞猱,力搏雕虎,也能在焦原那块危石之上退着行走而毫无惧色。
可是智者可卷而愚者才会呈才露能,既然世上的达官贵人视我轻如鸿毛,我何必在这些愚人面前显示我的才能呢。
古时有三位力能排山的壮士,他们的本事可谓是够大的了,但是,齐国的宰相晏婴只是略施小技,仅用两个桃子就把他们给干掉了。
西汉时吴楚七国想背叛朝廷作乱,但他们却连剧孟这样的大侠都没有收罗过去,也难怪周亚夫嘲笑他们是徒劳之举了。
我的这首《梁甫吟》,此时正吟到最悲的时候。但是,我坚信,张华的两把神龙剑,它们虽会一时分散,但终究会有遇合有时。
就像朝歌屠叟姜子牙终有一天能够与明主风云际会一样,做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这点小挫折算得了什么呢?安心等待吧,机遇终是会到来的!
赏析: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作有《梁父吟》,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这一段写法上很像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像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权奸们像恶兽猰貐那样磨牙厉齿残害人民,而诗人的理想则是以仁政治天下。他自信有足够的才能和勇气去整顿乾坤,就象古代能用左手接飞猱、右手搏雕虎的勇士那样,虽置身于危险的焦原仍不以为苦。诗意象是宕起,可是马上又重重地跌了下来。在现实的生活中,只有庸碌之辈可以趾高气扬,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聪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轻如鸿毛。古代齐国三个力能排山的勇士被相国晏子设计害死,可见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明明有剧孟这样的能人而摒弃不用,国家的前途真是不堪设想了。这一段行文的显著特点是句子的排列突破了常规。如果要求意思连贯,那么“手接飞猱”两句之后,应接写“力排南山”两句,“智者可卷”两句之后,应接写“吴楚弄兵”两句。可是诗人却故意把它们作上下错落的排列,避免了平铺直叙。诗人那股汹涌而来的感情激流,至此一波三折,成迂回盘旋之势,更显得恣肆奇横,笔力雄健。这段的语气节奏也随着感情发展而跌宕起伏,忽而急促,忽而舒展,忽而押平声韵,忽而换仄声韵,短短十二句竟三易其韵,极尽变化之能事。
最后一段开头,“梁甫吟,声正悲”,直接呼应篇首两句,语气沉痛而悲怆。突然,诗人又笔锋一折,“张公两龙剑”以下四句仍是信心百倍地回答了“何时见阳春”这一设问。诗人确信,正如干将、莫邪二剑不会久没尘土,我同“明主”一时为小人阻隔,终当有会合之时。既然做过屠夫和钓徒的吕望最后仍能际会风云,建立功勋,那自己也就应该安时俟命,等待风云感会的一天到来。饱经挫折的诗人虽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却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写长篇歌行最忌呆滞平板,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正在于布局奇特,变化莫测。它通篇用典,但表现手法却不时变换。吕望和郦食其两个故事是正面描写,起“以古为鉴”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种种神话故事,寄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则把几个不相连属的典故交织在一起,正如清人沈德潜说的“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因而诗的意境显得奇幻多姿,错落有致:它时而和风丽日,春意盎然,时而浊浪翻滚,险象纷呈;时而语浅意深,明白如话,时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测。加上语言节奏的不断变化起伏,诗人强烈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