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7月30日 明成祖朱棣大祀南郊,即帝位。

2022-08-31 18:59:46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517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导读1402年7月30日,明成祖朱棣大祀南郊,即帝位。。明成祖,朱棣(1360年4月17日-1424年7月18日)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

  1402年7月30日,明成祖朱棣大祀南郊,即帝位。。

1402年7月30日 明成祖朱棣大祀南郊,即帝位。

  明成祖,朱棣(1360年4月17日-1424年7月18日)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1402年7月13日,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率兵攻破南京金川门,占领南京。1402年7月30日,明成祖朱棣大祀南郊,即帝位。1405年7月11日,中国明朝皇帝朱棣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从太仓出发,出使西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史称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前六次在永乐年间进行,第七次下西洋在宣德年间进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