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年1月24日 利玛窦来到中国北京传播基督教

2022-08-29 08:59:59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677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导读1601年1月24日,利玛窦来到中国北京传播基督教。1600年5月18日(万历二十八年),利玛窦带着庞迪我(DidacedePantoja)神父和准备好献给皇帝的礼物再度赴京,并于1601年1月24日抵达北京。进呈自鸣钟、圣经、《万国图志...

  1601年1月24日,利玛窦来到中国北京传播基督教。

  1600年5月18日(万历二十八年),利玛窦带着庞迪我(DidacedePantoja)神父和准备好献给皇帝的礼物再度赴京,并于1601年1月24日抵达北京。进呈自鸣钟、圣经、《万国图志》、大西洋琴等方物,得明神宗信任。同年,明神宗下诏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但中国的朝廷根本没有注意到,利玛窦长住北京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之后利玛窦在北京以丰富东西学识,结交中国的士大夫。常与宾客谈论天主、灵魂、天堂、地狱。同时编撰新书,包括以中文写成的《二十五言》等,得到不少中国知识分子的尊重。到了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当中有数名更是公卿大臣。这当中最著名的,也是后来影响最大的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1610年5月11日(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病逝于北京,赐葬于平则门外的二里沟。逝世前指定龙华民(NicolasLonglbardi)接任教会中职务。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83年(明代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