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年10月31日 德国化学家贝耶尔出生

2022-09-01 23:02:49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812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导读1835年10月31日,德国化学家贝耶尔出生。阿道夫·冯·贝耶尔(AdolfVonBaeyer,1835—1917年)德国有机化学家,1835年10月31日生于柏林。由于合成靛蓝,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得1905年诺贝尔...

  1835年10月31日,德国化学家贝耶尔出生。

<a href=https://www.gecib.com/tag/1835ni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1<a href=https://www.gecib.com/tag/835ni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835年</a></a>10月31日 德国化学家贝耶尔出生

  阿道夫·冯·贝耶尔(Adolf Von Baeyer,1835—1917年)德国有机化学家,1835年10月31日生于柏林。由于合成靛蓝,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得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

  1835年10月31日,贝耶尔生于柏林。贝耶尔的父亲是普鲁士总参谋部人员,母亲是一位宗教法官兼文学史家的女儿。1858年,贝耶尔获得博士学位后于186o年在柏林格威柏学院担任教职。1872年他被任命为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化学教授,875年他继承李比希作慕尼黑大学的化学教授,并在那里度过余生。

  1864年贝耶尔继续维勒、李比希和施利珀在尿酸方面的工作。说明了有关的一系列衍生物的特性,包括阿脲、仲班酸、海因和巴比土酸等。

  1871年他将酚和邻苯二酸酐混合加热,发现了酞染料酚酞和荧光黄。在作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苯酚甲醛树脂,后来贝克兰在工业上大大发展了这种树脂。然而,贝耶尔最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是靛蓝,这项工作从1865年开始一直延续了20年

  第一步是把靛蓝还原成它的母体吲哚,贝耶尔是用它与锌粉混合加热的新方法来完成购。最早的合成方法是从苯乙酸开始的,步骤很多。以后用邻硝基肉桂酸和邻硝基丙炔酸,步骤就缩短了。

  1883年贝耶尔发表了靛蓝的结构,这个结构除了双键的立体化学排列之外其余都是正确的,这个双键后来由调射线结晶学证实是反式排列(1928)。工业合成靛蓝最后是在1890年完成的。贝耶尔的工作还导致了许多新型染料的生产。

  贝耶尔从靛蓝转向了聚乙炔。这个化合物的爆炸性质使他考虑到不饱和环状化合物中碳碳键的稳定性。他提出了贝耶尔张力学说:即化合物的键角离理想的四面体排列越远化合物越不稳定。贝耶尔的其它研究还包括四价氧化合物;以及芳香族化合物的还原,他观察到在还原时芳香性即失去;他还研究了萜烯化合物,包括在 1888年首次合成萜烯。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