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2022-08-31 17:11:20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2077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导读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发表讲话。台上左一为蒋介石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举行北伐誓师典礼。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发表讲话。台上左一为蒋介石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举行北伐誓师典礼。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决定加紧做好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地的群众工作,以接应北伐。当时军阀吴佩孚军队约20万人,集中湖南、湖北一带;军阀孙传芳军队约20万人,盘踞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一带。

  5月初,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第八旅第十五团,分别自广东肇庆和广西桂林挺进湖南,援助唐生智,揭开北伐序幕。6月4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案。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任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6月28日,蒋介石命第四军第十、第十二两师自韶关出发援湘。

  7月1日,蒋介石发布北代部队动员令。动员令称:“本军继承先大元帅遗志,欲求贯彻革命主义,保障民族科益,必先打倒一切军阀,肃清反动势力,方得实行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爰集大军,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7月4日,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这次北代的任务和目的是:“剿灭卖国军阀之势力”,“实现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宣言表达了中国国民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的决心,号召全国民众群起而助其革命一举成功,并坚信国民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

  7月9日,在广州东校场隆重举行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和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党政军负责人和各界民众5万余人参加大会。国民政府代主席谭延恺授印,国民党中央党部代表吴稚晖授旗,蒋介石谨受宣誓毕,致答词,并举行阅兵式,由李济深任总指挥,张治中任司礼。

  蒋介石发表宣言、通电和告广东军民书等。宣言说:“中正今兹就职,谨以三事为国人告。第一必与帝国主义者及其工具为不断之决战,绝无妥协调和之余地。第二求与全国军人一致对外,共同革命,以期三民主义早日实现。第三必使我全军与国民深相结合,以为人民之军队,进而要求全国人民共负革命之责任。如我全国军人有能以救国爱民为职责,不为帝国主义之傀儡者,中正必视为革命之友军,如能向义输诚,实行三民主义,共同为国民革命奋斗者,中正尤引为吾党之同志。决无南北珍域之见,更无恩仇新旧之分。若有倚恃武力,甘冒不韪,谋危我革命根据地,抗犯我各省国民革命军,乐为帝国主义者效忠,不惜陷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地,则必认为全国人民之公敌,誓当摧破而廓清之。”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名义,宣告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同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成立。总司令下设参谋长1人,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兼任;总参议一人,由蒋介石留学日本同学张群担任:设高等顾问若干人。由蒋介石制定、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规定,凡国民政府下之陆、海、空各军,均归其统辖;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对国民政府与中国国民党,在军事上完全负责并兼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出证动员令下后,即为战争状态。凡国民政府所属军、民、财政各部机关,均须受总司令指挥,秉其意旨,办理公事;总司令出征时.设立治安委员会,代行总司令职权,该会受政治委员会指挥,其议决案关于军事者,交由总司令部执行。

  国民革命军共约10万人,分3路进军。主要一路有第四、第七、第八军进攻湖南、湖北。7月攻进长沙;8月在湖北咸宁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击溃吴佩孚主力,10月攻下武昌。第二路有第二、第三、第六军进攻江西。11月占领南昌、九江、歼灭孙传芳主力。第三路有第一军向福建、浙江进军,因敌人内部分化,于12月占领闽、浙两省。

  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给予积极支援与配合。1927年春,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收回租界。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也呈现高涨形势。革命势力迅速蔓延到长江、黄河流域。

  帝国主义因此加紧干涉。美国从马尼拉调来4000名士兵进上海。英、法、日、意加派军舰与军队。纠集上海的帝国主义军队达23000人,军舰90余艘。同时从革命阵营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此时加紧与帝国主义勾结,策划叛变革命。

  中国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行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对工农群众运动进行压制和阻挠,并在革命紧要关头交出工农武装。1927年4月12日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遭到失败。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即将出征的北伐将领在粤汉铁路黄沙车站留影。面带笑容者为蒋介石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第二军军长谭延恺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总参谋长兼第四军军长李济深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第六军军长程潜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第七军军长李宗仁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第八军军长唐生智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