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1日 国学大师汤用彤逝世

2022-08-31 11:11:32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793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导读1964年5月1日,国学大师汤用彤逝世。(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字锡予,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甘肃省渭源县。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汤用彤父亲汤霖,字雨三,为光绪十六年庚寅恩...

  1964年5月1日,国学大师汤用彤逝世。

  

  (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字锡予,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甘肃省渭源县。 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汤用彤父亲汤霖,字雨三,为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进士,平生致力于汉学,对汤用彤影响很大。1908年就学于北京顺天学堂(即今北京市第四中学),接受新式教育。1911年入清华学校,1916年清华学校毕业。

  1918年汤用彤留学美国,并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期间,由于才学出众,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1922年回国,执教于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后改为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系,1925年任系主任。1926年因东大学潮,转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1927年再回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1962年在台复校)哲学系,任教授、系主任。1931年至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自1934年起任系主任;1938年任北大参与合组的西南联合大学哲学心理教育系主任,兼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5年代理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1946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1月被推选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校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10月后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直至1964年病逝。

  汤用彤先生对中国佛教史的梳理,对魏晋玄学的开掘为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的确立打通了难关,受到国内外汉学,佛学研究学者的普遍推崇,其代表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至今仍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书中许多论点被视为不刊之论。先生自谓“幼承庭训,早览乙部”,其对佛教文化的钟爱与故乡浓厚的宗教气息或不无关联。

  重要著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理学、玄学、佛学》、《魏晋玄学论稿》、《隋唐佛教史稿》、《印度哲学史略》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