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23日 国际贸易中商品命名和编码系统开始统一

2022-09-01 19:02:47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516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导读1987年9月23日,国际贸易中商品命名和编码系统开始统一。1987年9月23日,以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成员国为主的2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布鲁塞尔的海关合作理事会总部正式签署了国际统一商品命名和编码系统协...

  1987年9月23日,国际贸易中商品命名和编码系统开始统一。

  1987年9月23日,以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成员国为主的2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布鲁塞尔的海关合作理事会总部正式签署了国际统一商品命名和编码系统协议。这标志着从1988年1月1日开始,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所采用的不同的商品分类和编码系统将实现统一。

  在签字仪式上,海关合作理事会宣布,除去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外,还有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等另外24个国家同意采用新系统。美国和加拿大目前正在加紧采用新系统的准备工作。据估计,在新系统生效之前,这两个贸易大国也将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序。海关合作理事会还估计,到1988年底,国际贸易的大约80%一90%都将采用新的商品命名系统。这种新的命名系统用6位数字对国际贸易中经常出现的5019种商品进行分类,有助于海关、交通运输、贸易谈判和资料、统计等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采用统一的商品命名和编码系统等于是全世界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国际贸易,避免在外贸交往中因各方命名系统不同而带来的重复性劳动,从而节省费用,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文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对加强各国之间商品信息交流,促进国际贸易的开展,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技术保证。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