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16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2022-09-01 22:24:23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817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导读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1988年10月16日凌晨5点56分,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这是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

  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1988年10月16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988年10月16日凌晨5点56分,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这是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的高科技工程。它包括电子注入器、贮存环、探测器及数据处理中心、同步辐射区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由数百种、上万台件高精尖专用设备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建成和对撞成功,为我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揭开了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

  这项被认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最大的科研工程,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10月7日奠基破土动工的。4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委托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卓有成效的组织指挥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同中央10多个部委及所属的几百个工厂、研究所、高等院校近万名科技人员、工人、干部、解放军官兵,发扬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充分吸取了世界先进技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拚搏,克服了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自行设计、研制、生产、安装、调试任务,创造了建设速度快、投资省、质量好、水平高的奇迹。来京参加中美高能合作会议的李政道教授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是国际高能物理界的一件大事。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如此复杂的高技术工程,这样快的速度在国际上是不多的。它能一次对撞成功,表明对撞机的各种设备、部件的质量、安装调试的水平在世界上也属一流。

  据中国科学院有关人士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今后将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国家实验室,根据它同时具有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的特点,它将成为跨部门、跨学科共同享用的实验研究基地。

  目前,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专家们正在继续进行调试和进行物理实验的准备工作,以求不断提高各种设备的稳定性,使亮度等各项指标尽快达到设计要求,并作出有意义的物理实验。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