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3日 我国水稻遗传工程育种获重大突破

2022-09-01 20:19:45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404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1分钟。
导读1992年10月3日,我国水稻遗传工程育种获重大突破。1992年10月3日,由湖南农学院万文举等人主持的“遗传工程水稻研究”课题,首次把玉米DNA导入水稻并育成高产优质水稻品系。自70年代杂交水稻投入生产以来,科技...

  1992年10月3日,我国水稻遗传工程育种获重大突破。

  1992年10月3日,由湖南农学院万文举等人主持的“遗传工程水稻研究”课题,首次把玉米DNA导入水稻并育成高产优质水稻品系。

  自70年代杂交水稻投入生产以来,科技工作者为了育出更优化的水稻品种,先后开展了“两系法”、灿粳亚种间杂交和超高度育种,并取得较大进展,但是,要从根本上把多穗、大穗和高结实率统一起来,必须从生物技术着手,走遗传工程育种途径。

  1989年以来,湖南农学院“遗传工程水稻研究”课题组,根据分子育种理论和技术,运用DNA浸胚法进行玉米DNA导入,获得了大量的变异后代材料,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他们通过多代选育,找到了基本稳定的GER·1品系,具有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的性能,平均每穗约200粒,结实率达80%,米质较优。

  这个品系在湖南适于作中稻和晚稻种植。这项研究日前通过了由湖南省科委主持的现场评议,极有推广价值。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