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6日 中俄两国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22-08-31 18:12:40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746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导读2001年7月16日,中俄两国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共25条,有效期...

  2001年7月16日,中俄两国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1年7月16日 中俄两国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共25条,有效期为20年。条约总结了发展中俄关系最主要的方针和原则,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和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坚定意愿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条约规定了两国今后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和国际事务中合作的原则和方向。

  江泽民主席和普京总统还签署了《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

  签字仪式后,江泽民和普京共同会见记者,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普京说,他同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俄中两国发展平等互信的建设性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01年7月16日 中俄两国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江泽民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是我此次访俄的最主要成果。条约概括了中俄两国元首近10年来发表的一系列宣言和声明的主要原则和精神,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表达了双方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坚定意愿和决心,展示了两国人民渴望和平、友好与合作的主题。他说,条约面向新世纪,面向下一代,对新世纪中俄关系的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是指导21世纪双方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条约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基础,彻底摒弃了那种不是结盟就是对抗的旧的国家关系模式,这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客观趋势,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建立新型国家关系的范例。总之,中俄签署这样的条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必将造福于子孙后代。

  当天早些时候,江泽民主席向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献了花圈,并出席了普京总统为他访俄举行的欢迎仪式。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