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原文】 常进士大忠,太原人(1)。候选在都(2)。前一夜,梦文昌投刺(3)。拔签,得梓潼令。奇之,后丁艰归(4),服阕候补,又梦如前。默思岂复任梓潼乎?已而果然。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原文】
常进士大忠,太原人(1)。候选在都(2)。前一夜,梦文昌投刺(3)。拔签, 得梓潼令。奇之,后丁艰归(4),服阕候补,又梦如前。默思岂复任梓潼乎? 已而果然。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太原:府名。治所在阳曲,即今山西太原市。
(2)候选在都:在京都等候吏部选用。清制,内自郎中、外自道员以下的 官吏,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出身,及原官因故(丁忧、罣误等)开缺依例起复 者,都须赴吏部听候选用,称候选。参见《清会典·吏部》。
(3)文昌,指梓潼帝君,道教所奉主宰功名、禄位之神。相传姓张名亚子(或恶子),居蜀七曲山。《明史·礼志》四谓张“仕晋战没,人为立庙”。 唐宋屡加封号。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 君”。宋元道士假托其名,称玉皇大帝命其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称具为“梓潼帝君”。梓潼,县名,清初属保宁府,即今四川梓潼县。刺,名片。
(4)丁艰,旧时称遭父母丧为丁艰或丁忧。父死称“丁外艰”,母死称“丁 内艰”。丁艰须在家守丧三年,在官者要辞官家居,期满(即“服阕”), 赴吏部候选补官。
【译文】
进士常大忠,是山西太原人,在京城候选官职。抽签的前一夜,梦见梓潼帝君持名帖前来拜见。第二天抽签一看,得梓潼县令一职,常大忠很感奇怪。
后来,他母亲病故,卸职回家为母亲守孝。三年期满后,回到京城等候补官,夜里又做了个同样的梦。暗想:难道又去梓潼任职吗?不久,公文下来,果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