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子歌(李白)

2024-02-20 23:33:14 字体:简体 繁體
  本文目录:
  5、白毫子歌(李白) 的作者

  白毫子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

  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

  拂花弄琴坐青苔,萝树下春风来。

  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

  可得见,未得亲。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拼音:

  huái nán xiǎo shān bái háo zǐ,nǎi zài huái nán xiǎo shān lǐ。yè wò sōng xià yún,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夜卧松下云,

  cháo cān shí zhōng suǐ。xiǎo shān lián mián xiàng jiāng kāi,bì fēng chán yán lǜ shuǐ huí。

  朝餐石中髓。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

  yú pèi bái háo zǐ,dú zhuó liú xiá bēi。fú huā nòng qín zuò qīng tái,

  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拂花弄琴坐青苔,

  lǜ luó shù xià chūn fēng lái。nán chuāng xiāo sà sōng shēng qǐ,píng yá yī tīng qīng xīn ěr。

  绿萝树下春风来。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

  kě dé jiàn,wèi dé qīn。bā gōng xié shǒu wǔ yún qù,kōng yú guì shù chóu shā rén。

  可得见,未得亲。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翻译:

  ⑴白毫子:传说中的汉隐士,是淮南小山成员之一。

  ⑵淮南小山:汉淮南王刘安一部分门客的总称。王逸《楚辞序》:《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其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大山,或称小山,其意犹《诗》有《大雅》、《小雅》也。淮南八公,淮南王刘安的八位门客。后世传说为神仙。这里前一句的“淮南小山”指的是一群人,即淮南王的一群门客;后一句中的“淮南小山”指白毫子所处的地方(依王琦说)。

  ⑶石髓:即石钟乳。故人用于服食。飡,同餐。

  ⑷“碧峰”句:谓碧绿高峻的山崖下,清水回旋。巉岩,高峻的山崖。渌水,清水。渌,清澈。回,回转。

  ⑸“余配”二句:言我可比白毫子,独自在此斟饮仙家之饮料。配,够得上。流霞,神仙之饮料。

  ⑹萧飒:意同萧瑟,秋风声。这里指风吹松林声。

  ⑺凭崖:靠着山崖。凭,靠。

  ⑻见:听说。

  ⑼“八公”句:言八公等八位神仙乘五色瑞云登仙而去。


  赏析:

  此诗写诗人向往传说中的仙人白毫子的仙居生活,表达因不能与其亲近而苦恼的心情。全诗可分三段。前六句写白毫子仙居于淮南小山,卧松雪,餐石髓,尽享青山绿水之美。“余配”句至“清心耳”以上六句诗人言自己可比白毫子,时而坐在青苔上,品尝着仙人饮料,拂花弄琴,感受绿萝树下温和的春风;时而靠着山崖欣赏南窗下风吹松林的萧飒声,心耳为之一清。末四句表达诗人不得与白毫子等仙人共同仙去的遗憾。遗憾的是,白毫子成仙的事,只是听人传说而已,而不得与其亲近。白毫子与八公等列位仙人相携乘五彩祥云而去了,只留下他们曾经仙居的山林,这实在令人伤感。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